“肺”常关注,早筛先行
2025-04-17
生命,在呼吸之间!我们每一次呼吸,都是生机与活力的体现,而肺就是维持我们正常呼吸的重要器官。但你的肺还好吗?肺是个娇弱的器官,容易受到寒、热、湿等邪气的侵袭;一些不良嗜好及粉尘、辐射等外部环境也会引起肺部不适,严重者可能引发肺炎、肺栓塞、肺水肿等疾病,甚至引发肺部细胞癌变。一个看似普通的咳嗽,却可能是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不适无小事,早查早安心!关注肺部健康,是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护盾。

一、早筛肺癌如探珠,生命防线不可疏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肺癌病人趋向年轻化,年轻女性肺癌患者较男性更多。遗憾的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定期的肺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肿瘤,并对其进行早期的干预和治疗,极大的降低了治疗难度,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烟雾缭绕油烟浓,职业病缠病史中
有以下不良习惯者,是肺癌高发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癌筛查:
1. 长期吸烟:吸烟量≥400支/年者(即: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天数≥400);或者曾经吸烟超过400支/年,戒烟时间不超过15年者。
2. 长期吸入二手烟者;或油烟接触史≥20年者。
3. 有环境和高危职业暴露史,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化学物质的人群,如:石棉、铀、电离辐射、粉尘等职业致癌物。
4.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以及有肺结核病史者。
5. 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群(有血缘关系的一级亲属患肺癌)。
以上人群应特别重视肺癌早筛,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肺癌并对其进行干预和治疗。
三、螺旋CT探微隐,病理标志定乾坤
现代医学为我们实现肺癌早筛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定期的筛查,我们可以尽早发现肺部的异常变化,将肺癌扼杀在萌芽之中。常见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是目前肺癌早筛最主要、也是首选的方法。它能够对肺部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发现肺部的微小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与传统的X光胸片相比,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此检测方法涉及抽血化验,旨在检测血清中的特定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特异性不高,但其形态变化可作为肺癌筛查的辅助手段。若体检中发现血清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尤其是呈现进行性增高趋势时,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性,再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 痰液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易行、成本较低的检测方法,通过收集患者的痰液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痰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以发现肺癌细胞。该方法对患者无创,可反复多次进行检查。其特异性极高,但在早期肺癌,特别是在腺癌的诊断中敏感度较低。
4. 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在疑诊早期肺癌时至关重要。通常病理学检查需要对肺部疑似病变区域进行组织活检,常用的活检方法包括CT或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
四、戒烟修身空气净,职防体检伴安康
预防肺癌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减少接触致癌因素来降低患病风险。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
1. 戒烟:
吸烟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肺部细胞,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建议吸烟者应立即戒烟。同时应避免接触二手烟,因为被动吸烟同样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2. 改善空气质量:
长期处于油烟或者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上升,进而诱发肺癌。建议房间多通风,使用吸油烟机、空气净化器、或者佩戴口罩,避免在室内使用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化学品,以减少吸入过多的有害物质。

3. 职业防护:
从事高危风险职业人群(如接触石棉、放射性物质等人员),在工作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长期接触致癌物质。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同时还要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这样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癌症发生的概率。
5. 定期体检与筛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部CT扫描或者其他推荐的肺癌筛查项目。特别是肺癌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更应重视肺癌筛查,早发现和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肺癌的风险,培养预防、早筛的意识是我们对抗肺癌的有效手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医生,早筛做得好,肺癌无处逃。“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让我们的健康之路越行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