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春捂”,守护健康——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5-03-31

       春暖花开之际,气温逐渐回升,但昼夜温差大、寒潮频发,稍有不慎便易引发感冒等疾病。中医常说“春捂秋冻”,这里的“捂”不仅是穿衣的讲究,更蕴含了饮食与日常保健的智慧。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掌握科学的“春捂”方法,才能为全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春捂”到底该捂什么?5大要点需牢记


一、衣物增减有度,温暖不出汗

“春捂”并非一味多穿,而应以自身感觉温暖、不出汗为宜。若后颈处摸到微潮,说明衣物过多,需及时调整。建议采用“下厚上薄”原则,重点保护足部、腰腹和后颈,避免过早脱掉秋裤或厚袜。  

二、重点保暖部位:后颈、腰腹、足部

   中医认为,后颈是阳气汇聚之处,腰腹为脏腑所在,足部则易受寒湿侵袭。穿衣时需着重保护这些部位,寒潮来临前提前添衣,寒潮结束后也需“多捂几日”。若连续两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方可逐步换上春装。 


三、看温差穿衣,灵活应对天气

当日夜温差超过8℃时,需加强保暖。建议关注天气预报,寒潮来临前1-2天提前加衣,避免因气温骤降受凉。  

四、饮食护阳,辛温发散是关键

“春捂”不仅是穿衣,饮食也需顺应阳气生发。减少生冷食物摄入,多吃韭菜、萝卜、洋葱等辛温发散之物,帮助驱散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  

五、睡前泡脚,驱寒暖身

“寒从脚起”,每日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泡完后需及时擦干双脚,避免湿气滞留。  

健康小贴士  

春季人体毛孔张开,阳气易散,若过早减衣或饮食不当,易受风寒侵袭。牢记“春捂”要点,不仅能预防感冒,还可增强体质,为一年的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守护者”。从科学穿衣到合理饮食,从细节保暖到日常习惯,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用行动守护健康!  


来源:京视健康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