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阳地区首例ECMO!连州人医ICU团队助重症患者康复
2025-07-17
近日,连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首次独立应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命悬一线的罹患重症肺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及肾衰竭的危重患者。此次ECMO治疗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连阳地区在该顶尖生命支持技术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我院危重症救治能力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医院成为清远市第三家、连阳地区首家具备独立开展ECMO救治能力的医院,为粤西北地区危重症救治体系增添了关键力量。
生死竞速,ECMO团队20分钟筑起“生命防线”
52岁的王叔因“咳嗽、咳痰伴气促”被紧急收入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入院时,王叔呼吸极度窘迫,指脉氧饱和度极低,已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尽管ICU团队立即为其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深度镇痛镇静、肌松以及俯卧位通气等国际先进的治疗手段,王叔的病情仍在急剧恶化,生命垂危。
面对生死考验,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ICU学科带头人邓虹主任医师与科主任黄颖妍当机立断:启动ECMO生命支持,这是挽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清远市人民医院专家的指导下,我院ICU团队凭借扎实功底,仅用20分钟便迅速完成了复杂的血管穿刺、管路预充及体外循环建立。随着ECMO开始运转,王叔的血氧饱和度迅速回升,濒临崩溃的重要脏器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后续治疗创造了决定性的转机。
攻坚克难,专业团队精准施策闯过“生命险关”
ECMO支持非终点,而是漫长救治的起点。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其核心作用是为严重受损的心肺提供支持,赢得治疗原发病的时间窗口。ICU团队深知,ECMO运转的每一分钟都充满风险,必须依赖严密监测和快速反应。黄颖妍主任回忆道:“ECMO上机后,莫文庆副院长多次查房,指导优化治疗方案;科室核心ECMO小组成员便以科室为家,24小时轮班值守在患者身边。任何一个参数的细微变化都会被立即捕捉、评估,任何异常报警都会得到迅速、精准的处理。”
与此同时,因患者早期缺氧导致急性肾损伤,无尿且血肌酐。团队精准施策,果断采用ECMO联合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通过每日多次行床旁超声监测心肺功能、容量状态,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精准控制液体平衡。护理团队全程专组特护,严密防控感染,患者最终闯过了肺出血、严重感染等重重生死关卡。最终,历经18天的ECMO支持后,王叔成功撤机!
多学科接力,重塑生命活力
ECMO的成功撤离并非终点。ECMO撤离后,ICU团队联合全院多学科力量,为患者量身定制“唤醒-脱机-康复”全周期方案。在精细化呼吸肌锻炼与科学撤机流程下,王叔成功脱离呼吸机;康复科团队接力介入,通过吹气球、脚踏车、肺量仪训练等系统肺康复与肌力训练,帮助他逐步恢复自主呼吸与肢体功能。王叔病情稳定转入呼吸内科巩固治疗后,ICU团队依然与呼吸内科保持密切协作,共同关注其后续康复进展。
从命悬一线到转危为安,历经40个日夜的全力救治与精心康复,王叔最终康复出院!这场胜利,不仅标志着我院在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衰竭综合救治能力上取得重大突破,更验证了ICU团队从决策判断、技术执行到重症康复的全链条专业实力。
技术突破,点亮连阳危重症救治新希望
从面对瞬息万变的病情做出精准的医疗决策,到ECMO置管、运转、撤机过程中展现的高超技术;从24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护与快速响应,到联合CRRT等多技术融合应用;从早期康复理念的贯彻到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ICU团队的智慧、汗水与对生命的敬畏。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生动诠释了连州市人民医院“生命至上”的医者初心。
从首例ECMO技术的成功开展,到多脏器支持、精准诊断与系统康复的无缝衔接,连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用专业与担当,在连阳地区树起了危重症救治的新标杆。未来,重症医学科团队将继续锤炼技术、优化流程,以更强大的应急能力与更温暖的人文关怀,守护每一位危重患者的生命之光。